推行“五源三导”育人体系
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
中医学院 芦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力量,要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在学校建设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以“山中医何为”的时代问卷为导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盘活资源,破局突围,推行“五源三导”育人体系,集合学校、家庭、医院、社会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力争打破目前医学生培养“3+2”或“2.5+2.5”的“理论+实践”模式,建立一套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机制,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临床实践本领三种基本能力。
(一)聚焦顶层设计,探索育人机制
“五源三导”育人体系的核心在于“一中心三层次五方面”的培养模式,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医人才为中心,围绕本、硕、博三个层次,涵盖校地合作、临床实践、社会实践、学风建设和一站式服务五个方面。
(二)锚定学生需求,分层分类指导
“鲁源校地合作工程”寓意扎根齐鲁,校地合作。结合“以鲁之源,育鲁之生,培鲁之医”的理念,建立一地市一联络员制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走访16地市卫生医疗行政部门,加强校友联系,挖掘省内医疗卫生教育和红色资源,精准对接医教研学产方面的深度合作,搭建学校与地方资源融合的平台,有效推动双方合作向纵向深发展。经过一年的努力,完成全省16地市“鲁源工程”的访企拓岗工作,与220余家用人单位进行线下座谈交流,并与70余家用人单位开展线上交流,访企拓岗2000余个,单位数量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214%。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医学生的培养不能离开临床。在推行“鲁源工程”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地方医疗资源,开展“医源贯通培养工程”,寓意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将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选聘近100家联合培养单位,为本科生在生源地配备“临床导师”,在各地市成立博硕流动站,指导在读硕博到流动站开展相关临床、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中医科研思维、专业认知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高校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社会服务,为提升学生群体服务社会的能力,开展“杏源社会实践工程”,寓意虎守杏林,服务社会。实施“231”工作方案,成立“中医药文化”宣讲团、“中医特色诊疗”义诊团2个团队,确立“进社区,进军区,进学区”3进对象,16地市每地市签约1个实践基地,寒暑假期同步开展夏令营、冬令营。2023年,累计服务山东省16地市52县区87个社区(农村),服务人群12536人次。2023年获省第十八届“挑战杯”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获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基层实践项目,中医学院获山东省百万大学生进社区先进集体。
学风就是最大的思政。为引导良好学风,我们推行“田源学风建设工程”,寓意脚踏实地,茁壮成长。构建“学科-教研室-教师”三位一体的学术生态圈,树立“思学、会学、善学”的学习习惯;做到职业规划早引导,学业预警早发现,精准服务早干预。在2023年、2024年山东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学校中医学专业学生获A、B赛道特等奖,获高校团体金奖及11枚个人单项金奖。2024年中医学院考研上线率达56.82%%。
为提供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围绕“以生为本”理念,学校启动“家源社区服务工程”,寓意家国情怀,精准服务。通过“一站式”社区服务建设,着力构建学校教育、管理、服务与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家源”确定党建服务、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生活服务为主体的6大服务板块,形成3+3实施路径,开通教学区、生活区、实践区三大功能区,实行院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三级包干管理制度。通过“一站式”自我服务,实现“多维化”自我发展。
“五源工程”的实施,整合了校地资源,涵盖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环节,是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为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我们举办“书记有约”校领导联系支部、班级活动,举办学生先进典型表彰大会,岐黄学术活动及知识竞赛,学生日常志愿服务等,同时学院以学业成绩总控党员发展,以学分绩点进行推优评选和实习分配,校内形成好学、乐学、勤学、善学的学习氛围。
未来,我将继续配合学校、学院工作,挖掘“五源三导”内涵,凝聚力量,打造品牌,传承发展,勇于创新,以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