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句家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宋西鹏家几代人的前行之路。
爷爷是村里第一个闯出去的农民,泛黄账本里记的从不是盈亏,而是乡邻们的窘迫——三五元的应急、数千元的周转,每一笔都记录着老两口的古道热肠。退休后,他们更闲不住:500米的乡村公路是他们铺的,荒坡上的杨树是他们栽的,兴办刺绣培训班、养殖场、农家乐……改善人居环境,带动劳动就业,助力致富增收,老两口带着乡邻把日子过成了花。
父母将忠厚诚信刻进骨子里。经营企业多年,绝不弄虚作假,货款与工资从不过年;见菜田路被洪水冲毁,他们拿出5万元,爷爷监工、奶奶做饭,把泥泞路修成了“致富路、连心桥”。当生态环境遭受污染,父亲每次返乡,都要带着家中年轻一辈,清理河道淤积,打扫公共卫生,用汗水守护美丽乡村。
家风如雨,浸润着晚辈。他的妹妹海大研究生毕业后成了一名人民教师,她起早贪黑扑在讲台,临沂市教学质量奖、师德标兵是她的勋章。
宋西鹏在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2019年末,学生曾在书里夹了5000元现金悄悄塞他的抽屉,以求得关注。父亲连夜来电,语气如钟:“教书先修德,这钱碰不得!”家人的话记在心里,他妥善还了回去。如今,晚辈一直严守师德,廉洁奉公,共同践行着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他的妻子是山东大学文学硕士,岳父母教她“读书先做人”。作为山东首批“优选计划”进入省纪委监委的一员,她踏实肯干,严守纪律,抽屉常备胃药,却从没耽误过一份文件的校对与整理。烟台海阳“三八红旗手”、“扫黑除恶先进个人”,省纪委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荣誉背后是她的坚守。妻妹也跟随着姐姐的方向在山大读研,延续着这份认真。岳父母一家的温良恭俭,还让他们成了“东营市利津县最美家庭”。
更巧的是,宋西鹏和妻子婚后1000天时,女儿“宋千予”来了。这个带着“千日之约”的小家伙,让这个传着忠厚与诗书的家,又添了满溢的欢喜与生生不息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