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贡献”征文一等奖作品:以文化人 守正创新,以中医药文化高地建设激活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时间:2024-07-10点击数:

以文化人 守正创新,以中医药文化高地建设激活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引领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   张丰聪

    2023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医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20234月,国家中医药局等8部委联合制定印发了《“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中医药文化建设重点任务,为新时代弘扬中医药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学校始终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依托成立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围绕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核心主题,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始终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自信,发起成立儒医文化研究会,承办尼山世界论坛中医药专题论坛,举办扁鹊文化与中医经典传承发展国际论坛、首届济南扁鹊论坛,承办“泰山论灸”等高层学术活动,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起源地”三张名片。牵头完成建国以来全国最大的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项目,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医藏》编纂出版项目,出版了《中医典籍与文化》学术集刊、《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道医集成》等医籍,成为国内中医药古籍保护、研究与利用高水平研究中心。建设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获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省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示范中心、省强化建设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

2022年,国家中医药局等8部委联合制定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等12项重点任务,旨在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为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弘扬提供了重要指导。当前,如何更好弘扬中医药文化,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事业中的引领作用,仍面临诸多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如何界定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总结凝练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和精神标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思想指导、目标引领和根本指针,也为中医药文化弘扬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关“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界定问题,学界理解不一,大众认知存在偏差,导致中医药文化在传播和对外表达过程中存在“泛化”“神秘化”等现象的存在。如何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精髓进行挖掘研究,进一步厘清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时代影响、价值理念,阐释中医药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关联,挖掘整理中医药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元素,加强研究并凝练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进行宣传推广,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二是如何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实现其创新发展。我省作为中医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但目前尚未开展地域性系统性的中医药文化资源研究与利用工作。众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除了少数己被开发以外,大部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更缺乏有效的发掘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及考证。在学术研究领域,对齐鲁传统文化研究者较多,对齐鲁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成果也不少,但对齐鲁中医药文化资源普查尚未开展,不利于我省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利用,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三是如何突破文化障碍,提升文化认同,实现中医药跨文化有效传播。目前,中国国内对“中医是否科学”的质疑之声仍未消失。国际上,中医学仍被定义为“替代医学与补充医学”,中药仍没有取得等同于西药的药品地位,只能以保健品的身份出现。兼通医学与外语的人才严重缺乏,中医药学自身的特点也加大了传播和学习的难度。如何发挥中医药文化的先导作用,构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话语体系,突破文化障碍,提升文化认同,以中医药海外传播带动中国文化的传播,提高国内外对中医药的认可,是一项长期持久的重要事业。

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依托成立的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山东省中医药文化(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深度聚焦中医药文化传播,大力弘扬齐鲁中医药文化,以文化引领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实现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构筑中医药文化高地,激活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一)以《中华医藏》编纂工程为引领,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典籍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

以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医藏》编纂与学术研究为引领,进一步组织汇聚全国力量,推动国家重大文化保护工程《中华医藏》编纂项目落实。加强汇聚中医药典籍研究顶尖人才,推进与文字学、史学、文物学、信息学等学科交叉,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传承水平与服务应用能力,建设高水平中医药古籍文献保护、研究与利用平台,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承。持续组织全国性的中医药古籍文献人才培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构筑中医药典籍保护与利用研究者成长、深造、交流的高端平台,成为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学术机构。

(二)以儒医文化、扁鹊文化、针砭发源地为核心,打造齐鲁中医药文化高地。

充分发挥齐鲁文化优势,系统研究齐鲁文化与中医药的广泛交融,系统梳理齐鲁中医药文化传承脉络,全面整理齐鲁中医药古籍,凝炼齐鲁中医药名家学术精华,健全齐鲁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促进齐鲁中医药文化遗存的研究与保护。以专题文献整理研究(基础)+主题文化论坛(传播)的模式,推动扁鹊、针砭、儒医文化等的研究与传播,编纂《扁鹊文献大成》,举办“(济南)扁鹊国际论坛”;研究齐鲁文化与儒医,举办“儒医文化论坛”,并纳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强化针灸外治研究,办好“泰山论灸”,筹备“针砭起源地大会”;阐释齐鲁文化与医学人文的深刻关联,擦亮“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三张名片。结合海外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馆建设与推广,有效推动儒学与中医药文化在海内外的广泛传播。

(三)以中医药文化内涵阐释与创意传播为导向,打造国内领先的中医药文化“两创”基地。

全面厘清中医药文化内涵与外延,凝练和构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系统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现代价值。明晰中医药文化的表达路径与传承传播模式,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推广;服务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开发中医药文化创意产品;促进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强化中医药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地位,助力中医药文化品牌和“互联网+中医药文化”的全产业链建设。建立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机制,将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修订教材,编写出版中医药文化教材和读物,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中医药文化校本课。推动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遴选建设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

(四)以高层次专家团队汇聚为目标,建设国家中医药文化发展战略智库。

立足中医药典籍与文化研究,服务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开展中医药文化重大问题研究,探索建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重点研究和解决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促进中医药文化研究的规范化和产业化转变,深化中医药文化在科技创新与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研究,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言献策,参与制定中医药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建成国家中医药文化发展战略智库。整合资源,立足传播,服务行业,运用信息技术,借助新兴媒体,培养专门人才,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寻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和融合,建设高水平的中医文化传播服务平台,更好服务于中医药文化传播。



 

联系我们   电话:0531-89628035     邮箱:zhongyiyaogh@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   鲁ICP备05002379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中医药大学委员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