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征文活动获奖作品选——三代人的“劳动价值经”

作者:时间:2022-10-12点击数:

三代人的“劳动价值经”

外国语学院 王振宪

我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财富观与“勤俭是德”的价值观,根植于我的母亲。要谈母亲,就不得不说说我姥爷。

(一)姥爷:一勤天下无难事

姥爷生于上世纪30年代,自幼父母早亡,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是年长近20岁的兄嫂将他抚养长大成人,教会他生存之技、为人处世之道。

姥爷成家后,生了母亲等8个孩子,母亲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大姨,下面有三个姨和三个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家10张嘴等着吃饭,单靠姥爷、姥娘两个人出工干活挣工分,生活条件可想而知。但亏了姥爷、姥娘二人头脑聪慧、做人本分加上手脚勤快,不怕吃苦、勤俭持家,带领一家老少将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家外的农活干得井井有条,8个孩子也都得以长大成人,生活虽然简单清贫,但姥爷一家倒也内心富足安稳。

姥爷能文能武,在姥爷的世界观里,真的是“一勤天下无难事”。除了天资聪颖外,勤奋与节俭是姥爷在他生活的年代取得成功的“左膀右臂”。不论是年轻时在乡镇企业机械厂做设计、当会计,还是后来做农信社信贷员,还是在家里自己打铁、修农具,磨豆腐、做凉粉粉皮粉丝,种棉花、纺线、织布、染布,测量地基、上梁架屋、打家具……但凡农村里拿得出手的技术活儿,姥爷靠着不断自学与勤奋实践,样样做得来,而且技术上都是出类拔,真正践行了孔老夫子所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母亲他们姊妹5个出嫁、3个舅舅结婚,饭桌、洗脸架、菜厨、衣橱、柜子,都是出自姥爷之手。近半个世纪后,姥爷早已归西,姥爷住的老屋也早已被夷为平地,但他当年亲手为儿女们打造的家具,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很多依旧在各自儿女家里正常运转。

姥爷头脑聪慧、识文断字、打的一手好算盘,加上待人宽厚、为人真诚,做事公平公正,令人信服,因此四里八乡赞誉有加、威信很高,是乡亲四邻口中“有质量的人”(鲁东南方言,夸赞一个人能力强、人品好、行为端,常用“很有质量”)。谁家有拆田分地、兄弟分家、妯娌矛盾之类协调不了的事,都愿意找姥爷做个中间人,去调停矛盾,分配利益,终止争端。

在当年鲁东南农村,重男轻女被视作天经地义,但在姥爷的眼里,儿女都是骨肉,孙子外甥都要一碗水端平,甚至外甥外甥闺女更不能亏待。
   
因此,在姥爷去世多年之后,我们这些小字辈仍然会时常怀念那个面容清瘦、语言和蔼的姥爷。他身上的一身蓝色的确良衣裤虽然已经洗得发白、打了补丁,但洗得干干净净,穿在姥爷清瘦笔挺的身上,是如此伟岸又温暖。

姥爷秉持“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高度自律与勤俭节约、勤奋劳作的价值观,用他辛勤劳动的一生,照顾好自己小家庭同时,尽全力周全好乡亲四邻,不贪不占不妒别人一分一厘,省吃俭用尽自己所能为别人纾难解困,其厚重的禀赋和端正人品赢得了四里八乡的极高赞誉。

在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儿孙满堂,在子孙们在各个领域做得小有成绩的时候,他依然不忘劳动本分,和姥娘将自家的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后来,老两口又在206国道旁边开旅店,为南来北往的商贩提供歇脚之处和热汤热水的饭食,姥爷负责主外,姥娘将家里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迈入“80后”大坎儿的姥爷,脑溢血等老年病随之而来,最终得了老年痴呆,即使如此,他依然不能容忍自己闲着。在清醒的时候,会和姥娘背上“筐头子”去秋收后的地里捡拾落下的玉米与花生,会颤巍巍地拉上小地排车,去西岭拉干土,预备着以后垫猪圈,却迷失在他为之劳作一辈子的田野中,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在姥爷出殡拉棺、下葬的时候,四里八乡的乡亲们来给他送行。甚至,连我那很少当着面夸赞人的父亲,都为姥爷的离世感到深深遗憾,多次跟我们说起:“你姥爷这人很有质量!王家沟最聪颖最明理的一位绅士走了!”

姥爷活着的时候,每年正月初八,远在天涯海角的儿女子孙们都赶回来聚一聚,为姥爷姥娘一起过生日。现在,他的子侄后人们,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一定成绩。整个家族也在其良好家风的浸润下开枝散叶,从最初的一家十口人、一张低矮的小方桌,到繁衍生息出百十口人的和睦大家族。

现在看来,姥爷用一生践行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的孔孟之道,留下了可以看得见的丰裕家产与看不到的丰厚精神财富,为子孙后人树立了踏实劳动、勤俭持家的模范标杆。

我想,下棺的时候,姥爷坟前那一刀刀、一囤囤的烧纸是四里八乡的人们对姥爷的最好评价,也是乡亲们最朴素的盖棺论定。那些烧纸随烟火焚燎,画作青烟在旷野中扶摇直上,姥爷一定是在天有灵的。

(二)母亲:勤俭持家,积善成德,必有余庆

在八个儿女中,除却智商,我觉得母亲和二舅、三姨是将姥爷的公平正义、勤勉简约的独立人格继承的最好的。如果加上为人处世、生活方式、劳动观念,母亲应该算作最佳继承人。

母亲的一生,是勤俭的一生,操劳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也是与人为善、知足常乐的一生。母亲在娘家为闺女时,因为兄弟姊妹众多,被迫放弃上学,帮着姥爷姥娘在家默默干活挣工分,成全大姐、兄弟和妹妹6人。长大后结婚嫁人了,种地养蚕,养猪喂牛,磨面做衣,抚儿育女,经年累月活儿不断,更加操劳;老来,又帮着身患残疾的哥哥张罗婚事,照顾疾病缠身的父亲,割舍故土来济南、去青岛帮着照顾儿女们的下一辈……甚至在出嫁后的近半个世纪里,连名字都淹没成“王福(爷爷名字)他二儿媳子”“王兴(父亲名字)家的”“强(哥哥的小名)他妈”“发发(侄子的小名)他奶奶”,她那端庄秀气的“王文娟”的大名也仅仅存留于身份证上、新农合医保卡里、老年证中,成为一个完全淹没于户籍管理中的一个只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象征符号。

为了家庭生计、为了照顾众多的兄弟姐妹,母亲小学一年级刚念了几天,还没等到写字的新“石板”下发就辍学回家了,供应姐姐、弟弟妹妹读完小学、初中甚至高中,帮着姥娘、姥爷一起将家里的各项农活、家务活做得井井有条。母亲的勤劳付出、牺牲自我,姥爷是记在心里的。父亲曾转述,当年姥爷躺在病榻上时,曾拉着母亲的手,叮嘱几个姨、舅说道:“到什么时候,也别忘了恁二姐!”

母亲一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待人宽厚且意志坚定,奉行吃亏是福,践行隐忍谦让,具有苦行僧一般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心胸宽广、乐观奉献、知足常乐,用一辈子的身体力行教育我们儿女不争一时一地,要用聪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踏实的脚步,创造美好未来。

母亲自己虽然没能读书,但她对读书学习具有一种天然的执念。母亲这一生识字不多,但全靠自学,一直葆有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农村墙壁上的宣传标语、宣传单页、广告牌、包装箱上的印刷字,都是她闲暇时的学习对象,自己会在心里念叨几遍。再后来我们兄弟姐妹上学了、识字了,母亲再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我们这是什么字。直至花甲、古稀之年,母亲来济帮我带孩子,每每戴上老花镜,一边教小孙子认字,一边自己努力学习挂图,这个字读什么,那个念什么,那份认真与执着常常让我很感动。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物质生活并不富足的农村,轻视读书、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十分盛行。很多同村人家觉得,让孩子尤其是闺女上几年学,认识一些字、会写名字、会算数、会数钱就够了,让孩子读书上大学填个无底洞,不如早早出去打工挣钱贴补家用,最后都是要嫁人的。但母亲自己吃够了睁眼瞎的苦,她用全年无休的勤奋劳作、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三十年的省吃俭用,坚定地支持儿女读书。

推算起来,母亲是24岁时由舅家表姐做媒,嫁给根正苗红、聪明帅气的父亲的。婚后的母亲,在经历了第一个儿子刚下生即夭折的痛楚,过了几年又生下了身患重病、身有残疾的哥哥,幸而健康活泼的姐姐和我先后降生,给了父母以极大安慰。

在姥爷的8个孩子中,我们家有3个小孩,属于孩子最多的,给哥哥四处看病花费、我超生后的“天价”计生罚款,加上年轻时的父亲走南闯北地试图闯出一番天地,导致农忙时节家里常常缺乏男劳力,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紧张。但不论生活多么困难,母亲都坚定支持孩子上学读书,除了哥哥因身体残疾饱受同学欺凌,不得不早早辍学,我和姐姐都靠着母亲的养猪喂蚕、采茶捡米子换来的一分一厘辛劳积累上完了大学,分别在济青安家落户,算是实现了母亲的夙愿。在一天深夜拉着母亲回老家的路上闲聊中,她曾跟我说过,自己就是吃糠咽菜要饭,也要供应我们仨都去上学,“万一其中一个成材了呢!”

母亲是一个坚定的行动派。一米五几的身高,不多言不多语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意志坚定、坚韧不拔又开朗乐观、与人为善的禀赋品格。

记忆中的母亲一直在忙碌,不是在下湖农忙、采桑喂蚕,就是在家喂猪喂鸡喂牛,或者浆洗缝补衣服,常常是我半夜一觉醒来,发现母亲还在豆大的煤油灯下或昏黄的电灯影里裁剪衣服,手剥花生,就着寒冬里升腾起的炉火燎水喂猪喂牛。早上一觉醒来,她又早早地下地干农活、侍弄菜园、拿柴火去了。在那些个凌冽的寒冬里,在缝纫机“哒哒哒”的缝补声中,在母亲用皲裂的双手“哔哔啵啵”地剥好一麻袋又一麻袋的花生壳里,在端坐着煤球炉上那乌黑的茶壶嘴“咕嘟嘟咕嘟嘟”地氤氲出的水汽中,母亲将一家人的吃食嚼果、衣食住行和对儿女们的美好夙愿,都熔铸到一件件家务农活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将梦想照进现实。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家里特别拮据,庄稼还没有丰收,肥猪还没出栏,工钱还没到年底结算时,父亲掏遍了全身,也只掏出来7毛钱——5毛钱用来买了一封老酥皮月饼,至今还清晰记得用细细麻绳捆扎的牛皮下,裹封着8个小小的酥皮月饼,每个月饼正中还点了个漂亮的朱心,那份香甜可口的小酥皮永生难忘;剩下的2毛钱用来打酱油,却因为太破,门市部拒收,我只得失望地抱着空空的酱油瓶回家,吃了一顿最拮据却最满足、记忆最深刻的中秋午饭——从自家的菜园里摘了水灵灵的黄瓜,拍了个没有酱油的拌黄瓜;扒出来新鲜的土豆,炒了个土豆丝;外加一人一个小小的酥皮月饼,成就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一个中秋佳节。

虽然自家日子过得清贫,但母亲心里还装着过得更孤苦的人,念着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新麦入囤,家里磨了面蒸了新面馒头,果子米(花生米)归仓,打了新果子油,逢年过节,家里包了饺子、磨了豆腐、煎了丸子,母亲都要差我们小孩给街坊四邻、村里的五保户送一份。记忆深处,小时候上门乞讨的乞丐特别多,有时忙碌了一早上的母亲刚刚做好一家人的早饭,还没等开饭,侯在门口的乞丐便推门进来了,母亲连忙麻利地从灶间盛上一碗,端给门口的苦命之人。

即使这样辛勤劳作、勤俭持家,丰收的好运也并不是时时都有。记得因为我们三个孩子都喜欢吃芋头,父亲便在菜园里栽种了两畦,我和哥哥、姐姐把照顾芋头的重任抢了过来,从每天的拔草浇水,到后期的培土施肥,六月天里热汗淋漓地辛勤劳作两三个月,眼看着芋头秸子日渐粗壮,埋芋头的沟垄像待产的孕妇一样日渐隆起,丰收的希望在即!却不料在准备收芋头的前夕,一夜之间两垄肥壮的芋头全被偷走。我和哥哥、姐姐看到一地凌乱的芋头秸、芋头母子时,内心的落寞与难过堪比丢失了孩子的父母。这个时候,又是母亲在安慰我们:“丢了就丢了吧!来年咱接着再种,起码还给我们落下了半袋子芋头母子。”

即使生活这样为难,命运如此捉弄,三四十年来,我也从来没有听过母亲抱怨过命运不公,指责过人心不古,埋怨过时运不济。反倒是她那历尽沧桑被太阳晒成古铜色的脸上常挂着最淳朴的笑容,干活时候还经常哼着年轻时学会的小调,遇难事时也多是她在宽慰别人,教导儿女子孙要记住别人的好,懂得感恩。不论家庭中出现什么波澜,母亲都会用她矮小的身躯里蛰藏的宽广胸襟,容纳一切波涛汹涌;都会以她黎明即起、勤俭持家的脚步本本分分做人,走好她该走的路;都会以她最淳朴厚道的笑容,感染鼓舞她身边每一位亲朋好友或素昧平生的人。

都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母亲的这种勤勉俭约、不事繁缛的生活方式,豁达乐观、穷且益坚的心胸境地,真诚为善、感恩奉献的至诚人格,让她在古稀之年身体健康;让她将儿女们抚养长大,也让身患残疾的哥哥修来一段好姻缘;在孙辈,了5个健康聪明的孙子外甥,3个温柔可爱的孙女外甥女,成为村里人口中的“有福之人”。

(三)我:深处洼地,更要向阳生长

 我是家里的老小,在我们这个五口之家,上有父母疼爱,中有哥哥姐姐照顾,物质条件虽然困苦些,但不经世事的童年倒也过得 无忧无虑。

 但很快,这种不谙世事的单纯快乐便溜走了,因为我有了感知周围世事的能力。从朦朦胧胧的对比中,我知道了我的家庭比不上周围人家,我的吃穿用度比不上同龄人,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卑情绪或者说虚荣之心。

 但幸亏整个家庭氛围比较宽容有爱,父母对聪明伶俐又勤奋刻苦的小儿子脑海中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都持一种默许肯定的态度,让我有充足的机会去尝试生活的多姿多彩,去增长生存的技能,去耳濡目染世间的人情冷暖,去感同身受父母生活不易,去发自内心地想要自立自强——我要好好学习,快快成长,用我的双手改变整个家庭现状,用我的肩膀分担父母的重担。

 大概从六七岁开始,我已经尝试着开始为家人烧水做饭了,那时候我已进入育红班或者小学一年级了。因为年龄太小,父母没有分配给我下地干活的任务,但放羊、放牛,打扫卫生,拿柴火烧水做饭这些零碎活儿都被我包揽了。

 傍晚放学回家,家里空无一人——他们都在地里、场里、蚕室里忙碌,放学回家的我一般是先去柴禾垛往家里一捆捆地背干柴,然后到锅屋(农村厨房)里烧水,将家里的两个深绿色的铁皮暖壶灌满开水,再接着烧米炒菜。

 当干裂的桑树枝在炉膛里熊熊燃烧时,当等待冰凉的井水被烧开,当锅里的一粒粒大米粒在滚烫的开水里炸裂翻飞时,我会搬一把大椅子放在炉膛前,借着锅底桑树枝哔啵燃起的熊熊火光,写完当天的作业,以至于课本和作业本上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透着炉膛下的柴火味儿。这期间,会顺带着将归巢的鸡鸭鹅喂饱,用铲子将院子里的鸡粪鹅粪铲干净,将饭桌收拾干净,碗盘摆放到位。

 再后来,放羊、放牛归来的我学着拌凉菜、炒各种热菜,喂猪喂牛,洗自己的衣服,准备第二天上学要带的饭菜……这些都做得有模有样。再到后来,个子长高了些,就跟着父母一起下地收花生、割麦子、掰棒子,拔草锄地、采桑喂蚕,人小但活儿从不会落下。

 忆及当年自己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我是感到特别充实快乐的。你想啊:能用自己的双手将凌乱的家收拾干净,能用自己的劳动为父母亲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能用幼小的身躯、稚嫩的肩膀帮助亲人加快干活进度,让他们早点回家,看着最亲的人脸上那种心满意足的表情,获得至亲的不吝表扬,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满意足又内心愉悦的事情啊!

 所以,在父母亲人的持续宽容、不断肯定与不吝褒奖中,我的劳动热情被极大点燃,结局也是皆大欢喜:除了自己的学习成绩持续保持在班级第一名外,家里家外的各种家务、农活,我也是样样精通,自己的各项劳动及生存技能也是不断提高——大概在小学四五年级时,就能在家熬糖蘸糖葫芦、和面炸油条了,我的远房小表哥、四姨家的表弟都来给我帮忙打下手,本家大爷也不时来参观指导。现在想来,面对一锅滚烫的热油,十多岁的孩子也确实大胆。

 可以说,是父母营造的宽松大度的成长环境,锻炼了我自立自强的劳动能力,让我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凭借聪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勤俭节约、不事繁缛的踏实脚步,一切皆有可能!

 对于慢慢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这种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改变邋遢世界的经验,对于建立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也让我慢慢摒弃自卑、怯懦,张开双臂拥抱这个多彩世界。

 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当村里大多数人家都用上手扶拖拉机时,我家还在赶着老牛拉的地排车。当男性的荷尔蒙意识慢慢崛起,想在漂亮的女同学面前表现一番的时候,偏偏家里穷困不堪,身上的衣服又旧又破……

记得有一年霜降前,恰逢白萝卜秋收,母亲听说前庄的人家收完萝卜后的萝卜缨不要了,便叫上我们仨赶着牛车去捡萝卜缨回来喂牛。

 翠绿鲜嫩的萝卜缨,一眼望不到头,想着牛儿咀嚼时候的痛快,大家喜出望外,很快便堆垒在地排车上,但怎么赶着牛车回家却成了我的心病——怕路过村庄时遇到我的同学,怕看到瘸着腿赶着牛车的哥哥和衣衫褴褛的家人。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到了前庄庄里时,在大街上玩耍的小伙伴都被慢悠悠驶过的牛车吸引了,一下子围拢了过来,嘴里欢快地喊着我的名字跟我打招呼,躺在地排车上的我使劲往萝卜缨中间埋了又埋,拉着编织袋子盖住了自己的脸……现在想来,自然是很可笑,但对于当年的躺在牛车上的懵懂少年来说,青春的脸面就是这样脆弱和不堪一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这种由于经济拮据、物质匮乏带来的自卑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自信和对自己家庭的开诚布公。凭借勤奋努力,和一星期一包的长绿毛黄毛夹杂的煎饼,一罐头瓶的疙瘩咸菜,自己从最普通的乡镇中学,考入县城里最好的重点高中。高中三年,顺利考取一类本科院校,来到济南上大学。在上大学之前,自己从来没有穿过30块钱以上的新衣服,从来没尝过烧烤,甚至从来没有喝过酸奶,从来没尝过那种绿色大桶里装的一种叫做雪碧的碳酸饮料味道,更没有一件属于自己的羽绒服……

 200610月,大学第一个学期的国庆节,我没有回老家,我和宿舍同学来到当时摩肩接踵的商业金街山师东路,花费70元“巨资”为自己买了一件保暖棉服,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这件棉衣将成为有史以来自己最昂贵也最体面的装束。

 这一年,自己读了大学,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提升了心理承受能力。在三楼北餐厅勤工助学的日子里,虽然在忙着收盘子收碗、扫地拖地,因为周围氛围融洽,也慢慢开朗自信起来,自己的思想也愈发成熟与乐观——暂时的物质条件的优劣都是上一辈创造的,父母赋予自己聪慧的大脑,教会勤劳上进,抚养长大成人,还有机会读了重点大学,有了更宽广的平台,已经是人生幸事!未来的一切都靠自己去把握、去创造,现在物质的短缺没有啥大不了的!

 所以那个时期的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乐观、踏实真诚。在擦桌子、收盘子时,遇到青春靓丽的男女同学,都能坦然面对,热情招呼。甚至有同学过生日时,我还能利用与餐厅经理熟识的优势,帮同学们争取饭菜优惠。

 很快,这样坦荡又快乐的日子便过去了大半个学期,迎来了来济后的第一场大雪。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自己却无暇欣赏,因为还要去餐厅端盘子收拾卫生。

“宪哥,辅导员叫你去一趟办公室。”“啥事?”“没说呢!”啥时候去?”“现在。”

 大概在晚上7点多钟,正在餐厅擦桌子拖地干得起劲的我,收到了班长的通知。因为没有手机,大雪天里,班长专程跑一趟我日常打工的地方找我。

 等我完成手上的工作,走出餐厅时,外边已是天地混沌、茫茫一片,但却无暇顾及。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路小跑来到辅导员石老师的办公室时,我在门口来回溜达了几步,最终鼓足勇气推开了门——温暖的灯光下,石老师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

 当她看到鼻子、耳朵冻得通红的我,将我叫到跟前,像我的姐姐一样用温暖的双手捂了捂我那双冻得通红的耳朵,摸了摸我身上因为不透气而捂出汗的最贵棉服,接着从桌子下面抽出一件棕色衣服,跟我说:“这是学校暖冬行动企业赞助的羽绒服,到了咱这,只剩这一件185的了,你别嫌弃,穿着就不冷了。”

 不由分说,她帮我拉开拉链,套在了身上。后面石老师再说了些什么,我竟完全忘记——已被瞬间感动击溃身心的我早已神情恍惚,只记得从办公室出来的时候,我踏着咯吱作响的皑皑白雪,迎着寒风一路奔跑,却一路热泪盈面……

 在这样一种被班级学院学校温暖氛围的包裹下,大学里的我越发奋发图强。从班级生活卫生委员到班长,到获得各类校级省部级国家级奖励的优学优干,再到获得研究生保送资格,再到2010年毕业时参加研究生支教团,选择赴西部贫困地区支教一年,我的大学生活再一次证明:靠聪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勤俭踏实的脚步,可以创造一切!

 再后来,研究生毕业时,我拿到了十几个各类工作邀约,虽然甜蜜,抉择也是一种惆怅,最终选择留在济南进入国家一类央企成为一名脚踏实地的行业新闻工作者。几年后,又遵从自己的本心,有机会重返校园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兜兜转转,时间流转,岗位多变,但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岗位,用勤奋劳作、踏实脚步创造美好生活的诤言不曾忘记。

 

 历史的长河奔流到今天,中华民族的全面小康已然实现,跟当年一样物质大匮乏的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今天,工作中的我是几百名初入大学校门的孩子们的老师、人生引路人;在家里,是两个调皮男孩的父亲。再想让时光倒流,让今天的孩子在自己当年的成长环境中锤炼自身,已然没有客观的社会历史支撑。但我想,不论何时何地,踏实做人的本分不能丢,劳动创造价值的传家宝能丢,勤俭持家的好风气不能丢!用自己聪慧的大脑、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的初心梦想不能丢!

 在家里,还是要创造条件,从家务劳动开始,引导两个小家伙独立完成刷碗、扫地、洗袜子的任务,学着煎鸡蛋、煮方便面。每次打扫卫生,我也会有意识地引导两个小家伙把废弃的纸盒子、纸壳子、瓶瓶罐罐等一切有价值的废品,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打包扔进垃圾桶,尚有回收价值的废品就放在垃圾桶一旁,留着拾荒的老人赋予它们以生机。

 在学校里,也是如此。为父为师的角色,所赋予的职责使命是同一的,我会将自己的成长故事讲给我的学生们听,引导每一名或家庭富有或经济贫困,却同样心怀梦想的青年学子,用勤奋努力的脚步与踏实可靠的人品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这样在具体的拼搏奋进、劳动实践、勤俭生活中,培养其吃苦耐劳,教会其生存之道,也让我们小家庭里的孩子或是民族大家庭里孩子们都有更多机会换位思考,铭记先辈走过的路,珍惜劳动成果,理解感恩父母,培养勤勉劳动、清正简约、担当作为的恢弘人生志气。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未来,社会物质条件越是充裕,民族复兴的脚步越是迫近,越需要为父者、为师者讲好“我们这个民族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民族故事,赓续传承好踏实劳动、勤俭持家的家教家风、砥砺拼搏奋进的民族基因,引导孩子们养成热爱劳动、勤勉节约、精勤不倦的良好习惯,培养吃苦耐劳、担当作为的奉献精神,锤炼懂得感恩、知足常乐的人生志趣。

 我想,如是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日精月益,于家于国、于私于公,都大有裨益,更大有可为!

 

 

 

联系我们   电话:0531-89628035     邮箱:zhongyiyaogh@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   鲁ICP备05002379   中国教育工会山东中医药大学委员会版权所有